食品包裝設計即指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運用巧妙的工藝手段,為包裝商品進行的容器結構造型和包裝的美化裝飾設計,其中包含以下構成要素。
一.外形要素
外形要素就是商品包裝示面的外形,包括展示面的大小、尺寸和形狀。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形態有3種,即自然形態,人造形態和偶發形態。但我們在研究產品的形態構成時,必須找到種適用于任何性質的形態,即把共同的規律性的東西抽出來,稱之為抽象形態。
二.構圖要素
構圖是將商品包裝展示面的商標、圖形、文字和組合排列在一起的一個完整的畫面。這四方面的組合構成了包裝裝潢的整體效果。商品設計構圖要素商標、圖形、文字和色彩的運用得正確、適當、美觀,就可稱為優秀的設計作品。
一、包裝盒上的商標設計
商標是一種符號,是企業、機構、商品和各項設施的象征形象。商標是一項關用工藝美術,它涉及到政治、經濟法制以及藝術等各個領域。商標的特點是由它的功能、形式決定的。
二、包裝盒上的圖形設計
包裝裝潢的圖形主要指產品的形象和其它輔助裝飾形象等。圖形作為設計的語言,就是要把形象的內在、外在的構成因素表現出來,以視覺形象的形式把信息傳達給消費者。圖形就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實物圖形和裝飾圖形。
實物圖形:采用繪畫手法、攝影寫真等來表現。繪畫是包裝裝潢設計的主要表現形式,根據包裝整體構思的需要繪制畫面,為商品服務。一攝影寫真相比,它具有取舍、提煉和概括自由的特點。
裝飾圖形:分為具象和抽象兩種表現手法。具象的人物、風景、動物或植物的紋樣作為包裝的象征性圖形可用來表現包裝的內容物及屬性。
三.包裝盒色彩考慮因素
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商品市場上,要使商品具有明顯區別于其他產品的視覺特征,更富有誘惑消費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導消費,增強人們對品牌的記憶,就絕對離不開色彩的設計與運用。
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商品市場的細分化,市場和消費者對品牌包裝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和細致起來。為了更準確地掌握不同種類食品包裝色彩設計的不同要求,可以從以下七點進行考慮:
1)定總基調:我們在對產品有相當的了解后,定一個總基調。包裝色彩的總體感覺是華貴還是樸素;再依據色相、明度、純度及色彩基本屬性來具體體現,如明調、暗調、冷調、暖調等等。
2)色彩面積:除色相、明度、純度外,色彩面積大小是直接影響色調的重要因素。色彩搭配首先考慮大面積色的安排,大面積色彩在包裝陳列中具有遠距離的視覺效果,是把消費者吸引到眼前的第一元素。另外,在兩色對比過強時,可以試著不改變色相、純度和明度而擴大或縮小其中某一色的面積來進行調和,以達到總基調的穩定。
3)強調色的運用:強調色是總色調中重點用色,是面積因素和視認度結合考慮的用色。一般要求明度和純度上高于周圍的色彩,在面積上則要小于周圍的色彩,否則起不到強調作用。
4)漸層色運用:漸層色是漸漸變化的用色,色相、明度和純度都可作漸層變化。漸層色具有和諧而豐富的色彩效果,在高價包裝的色彩處理中運用較多。但如果處理不好,貨架陳列效果會大打折扣,整體發灰或色彩傾向不明顯。
5)對比色運用:對比色不同于強調色,這是面積相近而色相明度加以對比的用色,這種用色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具有廣告性,這在膨化食品包裝廣泛應用。
6)標志色運用:這里不是指企業LOGO和品牌標志的色彩,而是用特定區域色彩區別不同種類,或同類不同品種產品系列包裝的用色。例如現在的方便面包裝,在版式相同的情況下,多數運用色彩心理,以色彩來劃分出不同的口味來。
7)反色運用:這是相對于產品基調色來說的,是對總基調或強調色起調劑作用的輔助性用色方法,用以加強色調層次,或引起注意,取得豐富的色彩效果。如系列暖色包裝中,在視覺中心附近做一個反色(冷色調)的新賣點處理, 會起到吸引人眼球的作用。但實際設計處理中,要注意不能喧賓奪主,不能盲目濫用。
四、包裝盒文字設計
文字是傳達思想、交流感情和信息,表達某一主題內容的符號。商品包裝上的牌號、品名、說明文字、廣告文字以及生產廠家、公司或經銷單位等,反映了包裝的本質內容。設計包裝時必須把這些文字作為包裝整體設計的一部分來統籌考慮。
五.環保型食品包裝袋外觀設計
在基本和主要基礎上,根據不同群體的審美需求,在食品袋和回收袋上端可以設計多種外觀花型樣式等, 豐富的外觀設計可以增加包裝袋的使用價值和審美情趣,最大程度滿足消費者對于功能和情感的雙重需求,讓消費者輕松使用產品的同時,也享受包裝設計本身帶來 的使用趣味和愉悅感。此外,外觀設計還可以豐富商品貨架的展示效果,吸引消費者注意增加產品的購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