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包裝是農產品商品流通的重要條件。包括雜糧包裝設計、大米包裝設計、干果包裝設計、蔬菜包裝設計、柴雞蛋包裝設計、農藥包裝設計、化肥包裝設計等,包裝除了滿足保護產品、儲存產品等基本功能以外,還要美觀、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有獨特的賣點才能吸引消費者,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它甚至能對消費者的購物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應按照目標顧客需求、包裝原則、包裝技術要求進行,以保護農產品,減少損耗,便于運輸,節省勞力,提高倉容,保持農產品衛生,便于消費者識別和選購,美化商品,擴大銷售,提高農產品市場營銷效率。
缺品牌、少設計,是不少農產品,土特產無法登上大舞臺的一大原因!
農產品包裝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更好地符合消費者的生理與心理需要,通過人性化的包裝設計,讓人們生活更舒適、更富有色彩。因此在農產品的包裝上要注重4個策略:
1.突出商品農產品形象的包裝策略
突出農產品形象,是指在包裝上通過多種表現方式突出該農產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內部成分、結構如何等形象要素的表現方式。這一策略著重于展示農產品的直觀形象。隨著購買過程中自主選擇空間的不斷增大,新產品不斷涌現,廠商很難將所有產品的全部信息都詳細地向消費者介紹,這種包裝策略通過在包裝上再現產品品質、功能、色彩、美感等,有助于商品充分地傳達自身信息,給選購者直觀印象,真實可信,以產品本身的魅力吸引消費者,縮短選擇的過程。
2.突出商品農產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包裝策略
突出商品農產品用途和用法的策略是通過包裝的文字、圖形及其組合告訴消費者,該農產品是什么樣的產品,有什么特別之處,在哪種場合使用,如何使用最佳,使用后的效果是什么。這種包裝給人們簡明易懂的啟示,讓人一看就懂,一用就會,并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比較受消費者歡迎。
3.展示企業整體形象的包裝策略
企業形象對產品營銷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很多企業從產品經營之初就注重企業形象的展示與美譽度的積淀。運用這種包裝策略的企業文化積淀比較深厚。有的企業挖掘企業文化透徹,并且能與開發的農產品有機地融合起來宣傳,達到了既展示企業文化,介紹其產品,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又有利于促銷的目的。
4.突出農產品特殊要素的包裝策略
任何一種商品農產品都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如歷史、地理背景,人文習俗背景,神話傳說或自然景觀背景等,包裝設計中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特殊要素,能有效地區別同類產品,同時使消費者將產品與背景進行有效鏈接,迅速建立概念。這種包裝策略運作得好,給人以聯想的感覺,有利于增強人們購買欲望,擴大銷路。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類接受的信息總和中,由視覺器官獲得的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因此,通過包裝設計,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是農產品營銷者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現在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是一流的產品,一流的包裝,一流的價格。而我國的農產品則是一流的產品,三流的包裝,三流的價格。新加坡進口的中國農產品與美國農產品包裝有明顯的差距,他們是印制精美的標準包裝箱,而我們的則是蛇皮袋、麻袋之類的原始包裝,價格差距可想而知。